今天阿吖发现不少朋友对媒体:“推荐可能认识的人”或许是一种冒犯这个问题挺感兴趣的,那么现在就让阿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据3月2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不要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各大社交APP的熟人推荐机制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少网友吐槽感到被冒犯,“你推送的人我认识,但你猜猜我们为什么不是好友?”
一项媒体的测评发现,当前基于通讯录等个人信息向用户推送“你可能认识的人”已经成为不少社交APP的标配,个别平台还会通过算法向用户推送关注信息、关联好友感兴趣的内容。同时,部分APP的关闭推荐功能却形同虚设。
社交APP开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这一功能有一定现实原因。每个人无法离开社交圈,“可能认识的人”或许是具有相同的爱好和职业的人,或许是我们正想认识的人,也可能与我们有共同相识的朋友。认识了“可能认识的人”,人际关系的拼图可能更加完整。通过软件的推荐认识新朋友,可免于中间人的介绍,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
但对于很多人而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推荐给“可能认识的人”可能构成一种冒犯。比如,被推荐者和对方或许相识,只不过一方并不想在相关社交APP上添加对方为好友而已。而社交APP自作主张将自己推荐给了对方,使被推荐者难以与对方保持距离,甚至可能碍于面子,不得不勉强同意添加对方为好友,个人选择性交友的权利被软件的这一功能剥夺。
进而言之,这里面还有一个有关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比如,现在不少APP都会要求获取用户的通讯录等权限,以识别陌生来电、屏蔽骚扰信息等。但同时也有一部分APP在未经用户授权、未经提醒的情况下,对用户通讯录信息私自上传、分析,进而匹配推荐“可能认识的人”,这已涉嫌对个人信息的不当开发利用。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有关方面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除了要确保信息收集最小化和及时删除之外,还要在运用个人信息时保持慎重,尤其要让用户拥有关闭某些功能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比如让用户可以禁止将通信录信息用于推荐“可能认识的人”等。事实上,很多APP都在相关协议当中给予了用户选择权,只不过相关文本过于复杂,让用户操作极不方便。
推荐“可能认识的人”可能只是个人信息被滥用的冰山一角,在数字化与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应用软件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如何更好保护个人隐私、更加合理利用个人信息是全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将用户个人信息当卖点的行为,应尽早加以禁止,避免类似做法开发迎合了一部分人,却让另一部分人付出隐私遭侵犯等代价。
以上就是关于【媒体:“推荐可能认识的人”或许是一种冒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