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大起义的领导人

侯赛因·伊本·阿里(1854年-1931年)是1908年至1917年麦加的埃米尔与谢里夫,哈希姆家族第38代族长。他领导发动了阿拉伯大起义,是原奥斯曼帝国境内阿拉伯民族反抗土耳其人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侯赛因系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属哈希姆家族。1908年被奥斯曼帝国苏丹任命为汉志(一译希贾兹)总督和麦加谢里夫。侯赛因对汉志受制于奥斯曼帝国早就心怀不满,希望摆脱其统治,在阿拉伯半岛和“肥沃新月”地带建立一个由他统治的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他一就任汉志总督,便禁止青年土耳其党人干涉他的政务。1914年春,奥斯曼苏丹取消了侯赛因享有的一些特权,并秘密派人对其监视,这更增强了他摆脱土耳其控制的决心。

著名穆斯林历史学家列表

以下名单依照年代排序:

* ‎واجد 译名:瓦吉迪,曾任阿巴斯王朝第七任哈里发麦蒙的大法官,822年卒于巴格达。毕生致力于远征战史的研究和著述,写下28种著作,留传下来的仅《圣战史》、《叙利亚的征服》、《埃及的征服》、《波斯的征服》、《非洲的征服》等数种。

* أحمد بن يحيى بن جابر البلاذري(艾罕麦德拜利组~约892)生长和学习于巴格达,曾将大量波斯书籍译为阿拉伯文。所著《战纪》与《贵族宗谱》两部史书,包括大量伊斯兰前后近三百年的阿拉伯历史

* جعفر محمد بن جرير بن يزيد الطبري‎,(穆罕默德·伊本·贾里尔·塔巴里 839年-923年 838年出生于波斯北部的塔巴力斯坦,著作浩繁,以《历代先知与帝王史》最著名,全书13巨册,是一部最重要的编年伊斯兰通史。

* المسعودي(马苏第~956年)是一位阿拉伯历史学家、地理学家,被称为“阿拉伯的西罗多德,全名阿布哈桑·阿里·伊本·侯赛因·伊本·阿里·马苏第(阿拉伯语:أبو الحسن علي بن الحسين بن علي المسعودي‎),约896年出生于巴格达。曾游历了波斯、叙利亚、埃及、东印度、斯里兰卡等地。著有《مروج الذهب黄金草屋》一书,采用纪事本末体记述了欧、亚、非多国历史、地理等方面情况

* ﻋﻠﻲ ابن الأﺛﻴﺮ 伊本·阿西尔(1160~1233),伊拉克北部摩苏尔人。其代表作《伊教全史》起于传说时代,止于1230年。全书共12卷,第一卷从远古到伊斯兰教兴起,包括波斯、拜占廷和古代阿拉伯诸篇,记也门古史尤为详尽。第二卷以后,叙穆罕默德生平及阿拉伯帝国之兴衰。其中关于北非和西班牙诸小国的历史记载弥足珍贵。

* ابن خلدون 伊本·赫利坎(1211~1282),罕菲苏王朝时期生于突尼斯,马立克学派,学于大马士革和开罗。代表作《名人传》收入600余年帝王、将相、学者、诗人等800余人的传记。

* أبو خطيب 阿布·海退布(1002~1071),巴格达人。精通诸学,著书50余种,以《巴格达志》最为重要和著名,全书14巨册,包括巴格达历代文献、水文、地理,以及宫殿寺宇的建筑,典章制度的变革;对巴格达城的兴衰记载尤详。

* ابن عسجير 伊本·尔撒基耳(1105~1176),大马士革人,精通法学、圣训、历史。著书50余种,以《大马士革志》一书为著。全书80巨册,仿阿布·海退布《巴格达志》的体例。今已散失不全,不少篇章分散于欧洲各大图书馆。

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围困

680年,叶齐德一世继位为哈里发,侯赛因不承认他的地位,拒不向其效忠,迁往麦加。不久,库法发生针对叶齐德的反抗,邀请侯赛因前往主政。途中,侯赛因和其200余名拥护者被叶齐德派赛耳德·伊本·瓦嘎斯之子欧麦尔率军6000人包围于卡尔巴拉。侯赛因和其随从拒绝投降,全体于10月10日卡尔巴拉战役中战死。当天是伊斯兰历穆哈兰姆月10日,被什叶派定为阿舒拉节纪念。侯赛因之死标志着什叶派同逊尼派的彻底决裂,他也被什叶派各派别一致追认为第三位伊玛目。

巴以冲突的渊源和解决方法

巴以冲突的渊源:

1、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

公元135年,现在的巴勒斯坦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镇压了犹太人的叛乱。在镇压叛乱后,哈德良将犹太人驱逐出了巴勒斯坦。在之后的1700年里,大部分犹太人并没有生活在巴勒斯坦,他们在欧洲、中东、非洲过着群居生活。

这些犹太人在不同的社会中繁衍生息,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历史满是被迫害、被歧视、成为他人替罪羊的悲惨遭遇。尤其在欧洲,基督教教会因为宗教原因经常指责他们,他们总是在困难时期成为一切灾祸的替罪羊,例如:犹太人遭到种族清洗和屠杀,犹太人长期遭受迫害。

2、贝尔福宣言

当今中东地区的许多纷争,实际上都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10月,英国已经和奥斯曼开战,但英国想拉拢其他协约国成员一起向奥斯曼发动进攻,尤其是渴望得到阿拉伯人的帮助,而奥斯曼已经统治阿拉伯人长达几个世纪。

为了拉拢阿拉伯人,英国驻埃及的高级专员麦克马洪向志在成为独立的阿拉伯国家领袖的麦加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承诺,如果侯赛因帮助他们尽快发起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起义,他们将帮助他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然而英国人在说服阿拉伯人帮助抵抗奥斯曼的同时,还与法国人和俄国人进行秘密协商:如果他们打败奥斯曼,将如何瓜分中东地区。1916年5月,英、法、俄三国达成秘密协议,即《赛克斯—皮科协定》,此协定规定英国人可以在打败奥斯曼后得到巴勒斯坦。

3、联合国分治决议与五次中东战争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181号决议》。分治决议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结束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最迟不得超过1948年8月1日;第二,在委任统治结束后两个月内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犹太国领土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

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阿拉伯国领土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公里,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第三,耶路撒冷及其附近郊区村镇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解决方法:

1、中东和平进程

美国一向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开始在阿以停火谈判中以调停者身份出现,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日内瓦和会、戴维营协议以及埃以和约基本上都是在美国的策动之下达成的。

冷战结束后,马德里和会的召开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全面启动,巴以奥斯陆协议、约以和约等都是这一阶段的成果。中东和平进程同美国的参与密不可分,但美国的作用始终具有两面性,在谈判立场上持双重标准。

2、和平谈判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出路

巴以冲突不是对等的国家战争,而是民族冲突。并且这不仅仅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还涉及美国和俄罗斯,以及埃及、黎巴嫩、伊朗、沙特、叙利亚等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利益,冲突的背后是各种势力的博弈。

巴以之间的这些问题出现在英国托管时期,但这并不是无休止的战争,也不是不能解决的。通过竞争的民族主义视角来理解巴以冲突的内部逻辑是很重要的,而且要明白,巴以双方都有存在的合法性。

扩展资料

巴以冲突,以色列持续向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起多次空袭,造成318人死亡、1400余人受伤。哈马斯向以色列南部地区发射了大约300枚火箭弹。

空袭发生后,哈马斯即向距加沙30公里的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杜德发射两枚长程“冰雹型”火箭炮,为历来哈马斯攻击的最远射程,已造成1名以色列人死亡,另有7人受伤。

“够了,够了,血和泪已经够了,给和平一次机会吧”,经历过“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话语犹在耳边,但对陷入战争的人来说,流血本身就是流血的理由。

29日,以色列坦克在加沙边界集结,酝酿发起地面行动,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表示,他不排除对加沙扩大军事行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则对巴勒斯坦人说:“遍地染血、到处都是烈士。可能还会有更多人受伤、牺牲,但是加沙绝不会投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巴以冲突

《阿拉伯的劳伦斯》里面谢里夫阿里一角在历史上是指谁?

啊。他是虚构人物。

这个人物是由很多个酋长当作原型组合成的。他的名字和外表大概是受到了这一位的影响:Sherif Ali ibn el Hussein。

另:这位Harith族的Ali ibn el Hussein不是侯赛因国王的大儿子!他的长子是Ali bin Hussein,后来的汉志国王。请参见wikipedia的词条Ali of Hejaz。

开罗候赛因清真寺

伊玛目侯赛因清真寺位于埃及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对面的一座清真寺。伊玛目侯赛因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154年。伊玛目侯赛因清真寺后被毁,现存主体建筑为19世纪重修。

伊玛目侯赛因清真寺(阿拉伯语:مسجد الإمام الحسين,埃及阿拉伯语:جامع سيدنا الحسين,英语:Al-Hussein Mosque)。位于埃及开罗,是一座始建于公元1154年的寺院。该清真寺以穆罕默德的外孙侯赛因·伊本·阿里命名,法蒂玛什叶派及一部分逊尼派穆斯林认为他的头埋葬在寺里;然而许多什叶派穆斯林相信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头与身体都一起存放在伊拉克卡尔巴拉的伊玛目侯赛因圣陵。